“幾十年來(美國)從未出現過這種規模的拍賣”,“這是迄今為止(美國)卡車運輸業歷史上價值最大的一次拍賣。
近日,美國一拍賣行總裁史黛西面對大量等待拍賣的耶路全球物流卡車如此感嘆!7月,曾是美國也是全球最大公路物流公司,99歲的(1924年成立)耶路全球(Yellow Corp)申請破產保護,并將陸續解雇約3萬員工。
申請破產前,耶路全球累計債務已超過10億美元 ,債權人超過 10 萬。2020年疫情期間,運輸物流斷鏈,加速通貨膨脹和工業供應鏈斷裂,為保物流和供應鏈,特朗普政府曾撥發7.9億美元(約57.5億元人民幣)的聯邦疫情救濟金支持耶路全球,并換取30%的公司股份。
但疫情過后,這家已有99歲的巨頭還是沒挺過去。這一次,拜登政府沒再援手施救,即使官方曾持有30%的股份。疫情后貨運萎靡、競爭加劇、勞資矛盾等不僅沖擊到耶路全球一家企業,其他一些物流企業也沒有幸免。
8月16日消息,全球最大快遞物流企業之一的美國FedEx、未來幾個月將裁員843人,不算多,但FedEx在上半年已減員2.9萬人,綜合減員接近3萬人。
相比美國,同是全球最大公路物流市場之一,有近4萬億市場規模,有近2000萬從業群體的中國公路物流市場,企業也在新冠疫情的“劫后余生”中掙扎。2023年也會出現類似美國物流市場的裁員甚至危機?
一、勢變:特朗普政府救過的物流巨人
作為昔日全球最大公路物流企業,耶路全球曾經輝煌,2003到2005年耶路收購了另外美國市場上幾家頭部公路物流企業Roadway Express、New Penn、Reimer Express和US Freight,最終整合成耶魯全球(YRC Worldwide)。
從2006年開始,耶路一直擁有北美最大零擔貨運承運商的頭銜。巔峰時期年銷售額高達95億美元(691億元),通過超1.2萬輛卡車,不但為沃爾瑪,家得寶等美國大型貨主企業,也為美國最大數字貨運平臺企業之一的優步貨的(Uber Freight,類似中國滴滴貨運)等客戶提供運輸物流服務。
即使到2017年業務份額有所削減,其仍是北美第二大零擔貨運承運商,營收可以達到48.91億美元。但隨著數字貨運到來及新冠沖擊,一切變了!貨運需求轉移及勞資矛盾最終壓垮耶路全球。
新冠疫情前,美國卡車司機的工資約為0.5,疫情期間最高是8.5,但疫情恢復后的通貨膨脹下,現在約為0.55(注:0.5指每邁0.5美元,是貨車司機工資。美國公路法規要求,單人駕駛員7天只能駕駛60個小時,約4600英里)。為此,貨車司機通過工會要求漲薪。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近期,UPS與工會達成的新勞資協議,新合同將兼職人員(貨車司機)的起薪從目前的合同工資15.50美元提高到每小時21美元(約合152元),全職員工的最高時薪將升至每小時49美元(約合356元)。
一名經驗豐富的美國貨運司機每年的工資和福利收入可達17.5萬美元(約合127萬元人民幣),如此高薪在美國也超過很多科技企業職工,在中國也相當于很多大中型企業總裁、董事長的年薪了。
俄羅斯科米共和國前農業部長沙羅諾夫于2022年10月收到征兵動員傳票后立即離開祖國,逃往美國,成為了一名美國卡車司機,也是沖著貨車司機的高薪。
在美國及歐洲,工會話語權極高,有工會支持動輒癱瘓交通運輸已是司空見慣,高福利導致卡車司機習慣使用罷工手段來進一步獲取利益。
僅過去一年,除耶路全球外,包括聯合包裹(UPS)、亞馬遜等多家物流企業都遭遇罷工危機。這也就導致本就由于貨運市場規模不斷縮減而擴張的運營壓力進一步增加。而耶路全球又是用工大戶,截至2022年底,耶路全球擁有約12700輛拖車,包括11700輛自有拖車和1000輛租賃拖車;同時擁有約42,000輛掛車,其中包括34800輛自有掛車和7200輛租賃掛車。
對應的貨車司機成本問題顯然不輕。對于破產,耶路全球CEO戴倫將公司申請破產歸咎于工會,聲稱他們面臨著工會長達九個月的破壞性對峙。工會主導的罷工威脅,加速了耶路全球的客戶流失。
不斷上升的貨車司機成本倒逼著公路物流企業開始進行無人化物流建設。早在2020年2月,美國交通部和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批準美國科創公司Nuro的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Nuro R2可以在公開道路上行駛,時限2年,數量不超過5000輛。
耶路全球也曾試圖推廣無人駕駛卡車。估算如果耶路的卡車全部換成無人駕駛,每年可以節省約2億美元(超14億人民幣)。但時間已經等不及耶路全球換裝無人駕駛卡車。
二、局變:運輸企業競爭不過的對手
中國和美國的公路物流市場都是超大規模市場,目前中國公路物流市場總規模約4萬億,約為美國公路運輸總規模的一半(1.2萬億美元,約8.75億人民幣)。
同時國內企業也存在個體貨車司機數量龐大(近2000萬人),大打價格戰,市場極度分散惡性競爭下利潤低微等問題。
(一)“貨控”:貨運企業淪為貨主企業的跑腿
長期以來,我國公路貨運占綜合貨運比例長期超過70%,但隨著中國綜合運輸體系和多式聯運的發展,公路貨運占比正在減少,鐵路貨運及航空貨運占比正在抬升。
中國公路貨運高增長期已過,到2022年中國公路貨運量371.19萬萬噸,連續三年增幅緩慢。這帶來公路貨運內部的存量擠壓,車多貨少,需求不足。
而對公路貨運企業來說,挑戰不只是在綜合運輸結構占比減少,更關鍵的是甲方爸爸也來爭飯碗了:隨著工商企業注重一體化供應鏈管控,物流成為制造企業的肥肉,貨運是要控制的一部分,大型制造企業如寶武集團、鞍本鋼鐵集團、上汽集團等都在加碼自主物流企業。
大型商貿及電商企業更如此,京東系京東物流集團獨立并已上市,阿里系菜鳥集團上半年獨立并尋求上市。制造巨頭和零售巨頭一方面建立專業化物流集團,另一方面搭建數字物流平臺,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公路貨運企業只能淪為“跑腿”。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美國。作為長期位居世界500強榜首的沃爾瑪早已組建龐大自主物流車隊。電商巨頭亞馬遜也在逐步自建物流王國,2022年若以包裹量計算市場份額,目前亞馬遜物流已經成為美國第四大的快遞物流企業。
制造業貨主、電商企業自建物流,物流環節從成本支出變為利潤收入。但這也導致單一的公路運輸企業市場份額一再縮減。6月30日,耶路全球公司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僅有1億美元。
而中國曾經最大的公路運輸企業德邦物流也曾遇到同樣的問題。
2021年,德邦凈利潤僅為1.43億元,較2020年同期下降了74.69%。除去新冠疫情導致貨運驟減的影響,更多的還是由于公司失去市場競爭力。
去年7月,德邦控股累計向京東物流轉讓50%以上的股本權益,被京東物流收編。被收購前,德邦的市值僅為130億元,僅不到2018年巔峰期(302億元)的一半。
此前,2020年跨越速運也賣身給京東物流。京東龐大交易量無疑是公路貨運訂單保證。8月17日,德邦股份披露202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157億元,凈利潤增長近2倍。
德邦物流找對了靠山,避免了像耶路全球的敗局。而那些沒投身生態型企業的公路貨運商顯然難多了。今年初,國內最大公路物流企業之一的安能物流發生人事地震,創始合伙人王擁軍辭任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無非是營收不佳下資本施壓。
創始合伙人辭別,安能物流當天股價竟一度漲超10%。在此之前,安能物流的業績并不如意,2021年凈虧損20.07億元。
業務量不佳,安能物流股價也曾遭遇滑坡。2022年11月1日,安能物流股價一度達到1.82港元/股的低點,市值縮水至21億港元。
但資本能就安能等公路物流?問題恐怕還是出在需求轉移和平臺爭食上,截至8月22日,安能物流股價為單股6.27港元,市值72億港元。
(二)“數控”:貨運企業成為數字平臺的跑腿
在耶路全球倒逼之前,耶路全球的大客戶企業包括美國Uber旗下的優步貨的——類似中國的滿幫集團、貨拉拉等數字貨運服務平臺——貨運需求發單和搶單都通過app完成,而司機的信用又會轉變為平臺的數字資產。
數字化已經在改變美國公路貨運,耶路全球未來或成為優步貨的等平臺的“跑腿”。而且還可能被逐漸拋棄,2023年5月,美國Uber公司與Google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宣布建立新的多年戰略合作,以使Waymo Driver從鳳凰城開始通過Uber平臺為更多人提供服務。
Uber與Google雙方正在合作,將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與Uber的大規模拼車和交付網絡結合起來。這也意味著優步貨的以后可能更多使用無人化的自動駕駛貨車。以后背靠工會的美國貨車司機再硬氣也沒辦法,無人化時代來了。
而像耶路全球這樣跑腿經濟還能跑多遠?數智化帶來的變革,同樣發生在中國。
在中國,數字貨運飛速發展。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截止2022年底全國共有2537家網絡貨運企業整合駕駛員522.4萬人(占中國卡車司機總數的25%),與2021年6月相比提高71.4%。數字貨運已經高度滲透公路貨運市場,不掌握供需大數據的公路物流企業或被“控數”的平臺更深入改變。
作為中國最大的公路貨運平臺之一的滿幫集團在8月23日發布財報顯示,4-6月滿幫平臺活躍的發貨貨主達200萬人,同比增長30.5%。過去12個月的履約活躍司機達375萬。目前,滿幫集團的業務已覆蓋全國300座城市,擁有超過10萬條貨運路線。
2021年6月22日,市值達到230億美元的滿幫集團在美上市。當時美媒紛紛將北美最大的無車貨運企業羅賓遜物流列為滿幫集團的類比。
2022年6月,羅賓遜物流宣布數字B2B供應鏈鏈接加速,為托運人節省高達65%的現貨運輸成本。羅賓遜物流通過數字端間接控制100萬輛以上的卡車運營,約占美國貨運車輛的五分之一。
根據公開消息,羅賓遜每年投入7000多萬美元維護,其中TMS平臺維護費每年就達5000萬美元。
Uber推出的數字貨運平臺Uber Freight,通過手機APP實現司機和貨主之間的聯系和配貨。2021年Freight收購物流公司Transplace,作價22.5億美元。2023年初,Uber宣布正考慮拆分物流部門,之后相關部門可能上市。
數字貨運企業掌握公路貨運供需信息源,耶路全球等傳統貨運物流公司只能委身其下。在利潤逐年下滑的背景下,無法滿足貨車司機薪資述求,唯有被變革。
中國公路貨運市場未來還會怎樣?據悉,過去三年,中國注銷或破產的運輸企業已經超過10萬家。
編輯:李韻 百藝
內容轉至《第一物流網》網站,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